03


 


政策行銷(Policy Marketing)的特質(寬明)

            根據國內行政學權威吳定、張潤書的看法,政策行銷可簡單界定為:政府機關及人員採取有效的行銷策略與方法,促使內部執行人員及外部服務對象,對研議中或已形成之公共政策產生共識或共鳴的過程;其目的在增加政策執行成功的機率、提高國家競爭力、達成為公眾謀福利的目標。

            語言,無論是語言規劃,抑或是語言推廣,不管是「威爾斯語言委員會」或者是我國擬辦的「英語村」,乃至於是時事所論,推行羅馬拼音以取代ㄅㄆㄇㄈ,都是需要從長計議的國家政策。因此身為政策的一種,政策行銷的特質也需要注意。

            政策行銷的特質首要就是,消費者與生產者的不確定性。政府作為一個整體,制定的公共政策多是許多部門通力合作的產物,根本無法分割誰是真正的生產者。消費者亦然,標的團體也是極難界定的一部份。

            再者,吾人亦必須注意到政策在這個社會當中的可接受性,如果標的團體在價值觀念上無法接受,就算砸下很多的資源,不但不會發生效果;更要注意標的團體的態度。然而標的團體的態度有時並不明顯,是故政策推行也不能單靠柔性手段,更要求恩威並濟,偶須以強制手段處罰違法者。

            最後,行銷的策略也與目標間的因果關係充滿不確定性,因為影響民眾接受公共政策的因素過多,根本無法確定行銷。

            以語言政策為例,如要加強政策成果,非營利組織的參與也是必要。根據林淑馨教授的觀點,社會行銷便是在於設法瞭解目標對象的需求,再設計符合需求的社會產品,同時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將產品傳達給顧客,以影響標的群體自願接受、拒絕、修正行為以有助於個人、團體或社會發展。


雷娜妲

以英語為國際語(EIL)之義涵與教學觀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extended meaning and features of EIL and then to elaborate on the teaching approach it promotes. Trends toward globalization have made English achieve the status of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Due to the global spread and stratification of EIL, cross-culture interactions in English often involve both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Particularly,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have now greatly outnumbered native speakers in terms of using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population of foreign spouses in Taiwan (officially referred to as a new immigrants)

531,284 people.   Over two thirds of them come from Mainland China – 353,987 ppl

18,97 % (100,774) Vietnam

5,55 % (29,482) Indonesia

-福利諮詢

-經濟扶助

-社工個管及家庭服務

-新移民婦女培力及服務

-通譯服務及培訓

-相關議題之倡議及宣導活動

 


閱讀 《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一文                                               by     Ajoku

 

                作者張學謙博士為台東大學教授,專長為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語言教育規劃,致力於台灣本土語言保存。《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一文,最早發表於1998年『原住民文化權具體內涵之探討』研討會上,作者以同為南島民族的夏威夷原住民為例,檢視台灣本土語言保存面臨的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夏威夷語言保存的方式,可以做為台灣學習的目標。

 

              作者初到夏威夷時,映入眼簾的是夏威夷原住民語言景觀(linguistic   landscape),從路標帶來的視覺衝擊,到書店擺滿介紹原住民語言文化的書籍,以及日常生活充滿著原住民標語,學校開設的原住民語言課程,呈現出夏威夷原住民的族群語言文化活力,讓來自台灣的張學謙教授為之震撼。文章內容提到一個重要的用詞『語言景觀』,『語言景觀』指涉“語言在一定的區域被當做公眾和商業告示的能見度和顯著的程度”(Landry & Bourhis 1997: 23)。語言景觀是必需被規劃的,作者以比利時和魁北克的語言規劃為例,打造語言領土的概念,成功避免了語言衝突。

 

根據 Bourhis (1992),語言景觀有兩個主要功能﹕資訊功能、象徵功能。語言景觀的象徵功能則傳遞較為主觀的社會語言感知。族語是否使用在正式告示上極可能影響個人對族語在多語社會中的觀感。(張學謙,1998)

 

                語言景觀是文化資產,如何爭取在地的語言景觀呢?作者以台北巿的介壽路改成凱達格蘭大道(Ketagalan Ave)為例,這是遲來的『空間解嚴』,但這樣例子如鳳毛麟角,到目前為止,張學謙教授認為:『公共標示使用的語言幾乎清一色的使用強勢族群的語言(華語),使得整個語言景觀呈現單調乏味的畫面提議的建設本土語言景觀的語言規劃,能具體的反映出在地語言文化的多樣性,是符合人性、公義的語言政策。

 

心得:生為一個多元文化主義的支持者,內心的確諸多感觸,台灣為一個語言、文化豐富的國家,但因過去語言政策的因素,造成客語、原住民語...等少數民族語言勢微。因為看了張教授的這篇論文,得到很大的啟發,學生有幸於2017年參與一項社區計劃,這項工作內容與新移民有關,我們將語言景觀的構想加以落實,有機會坐火車來到桃園埔心車站站前廣場,你將看到如下的東南亞語言路標,這是一個開始,希望未來你也是語言景觀的提倡者或規劃者。

 

圖1:埔心火車站前廣場的語言景觀,標注著印尼語、越南語、泰語及客家話。

 

 


阮氏玉梅      越南語言景觀的 "sign"

 

越南法律對於外語廣告的規定: 「Điều 34 Luật quảng cáo quy định phải có các nội dung sau: tên cơ quan chủ quản trực tiếp (nếu có); tên cơ sở sản xuất, kinh doanh theo đúng giấy chứng nhận đăng ký kinh doanh; địa chỉ, điện thoại. Việc thể hiện chữ viết trên biển hiệu phải tuân thủ quy định tại điều 18.」

Quy định về biển quảng cáo và biển hiệu

* Biển quảng cáo

"Điều 18 Luật quảng cáo quy định: trong các sản phẩm quảng cáo phải có nội dung thể hiện bằng tiếng Việt (trừ những trường hợp nhãn hiệu hàng hóa, khẩu hiệu, thương hiệu, tên riêng bằng tiếng nước ngoài hoặc các từ ngữ đã được quốc tế hóa không thể thay thế bằng tiếng Việt). 

Trong trường hợp sử dụng cả tiếng Việt, tiếng nước ngoài trên cùng một sản phẩm quảng cáo thì khổ chữ nước ngoài không được quá ba phần tư khổ chữ tiếng Việt và phải đặt bên dưới chữ tiếng Việt."   https://tuoitre.vn/bang-hieu-tieng-nuoc-ngoai-de-tieng-viet-20180308091059278.htm

廣告包括有完整的相關資訊,若使用外語廣告的部分,外語字一定比越語字要小,而且放在越語的下面。 但是有一些觀光的地方,廠商因要設計廣告有夠吸引力,則違法廣告的規定,甚至廣告的招牌全部是外語。這種語言景觀會帶來給民眾一種新的語言認識和理解。基本上越南官方不太支持廣告全文是外語顯現的招牌而忽略越語官方語言的角色。 

 

 

 

 

 

作業補交:

60485027I 福美 華語碩 三    F    

邱君庭  
廖蕙蓮

陳新宏


《由國家語言政策評估台灣幼兒英語教育之現況發展》 by 琳琳

 

   一個國家語言的政策包含了三個部分:國語政策、母語政策及國際語言政策。語言政策的決定主導國人對語言的態度、價值判斷、選擇、使用,及對語言的認同和保存的意願,並關乎對此語言文化的態度和延續的動力。本文從現行台灣幼兒英語教育的現況發展開始;再從語言保存的角度看國家語言政策之制定原則;並研究整理出台灣政府當局在語言教育上的措施及方向;再從台灣語言政策的制定來評估台灣現行的語言教育措施及方向。

   九十三年二月八日教育部下令雙語補習班和雙語幼稚園禁止教授英語。教育部提倡「三不原則」:幼稚園原則上「不能全天全時段教英語或雙語」、「不能單獨設英語科課程」、也「不能聘請專責外語教師教英語」。也就是說不管公立或私立幼稚園或托兒所都不能全美語教學,幼托機構也不能有專職外籍美語老師。鼓勵各幼兒教育機構改以「融入生活」的方式接觸美語文化,而非進行美語教學課程。

   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我認為學習語言要越早越好,尤其幼兒是以母語的模式學習,只要給予足夠的學習時數和良好的環境,幼兒是有能力學會多種語言的。國際教育就是以「融入生活」的方式接觸美語文化,英語不再只是個語言,而是使用英語做跨學科學習。幼兒學英語應從幼兒的發展、認知、能力出發,在初學時以聽說為教學目標,藉著遊戲、唱遊等活潑快樂的方式來幫助學習。「引發孩童對英語的學習樂趣」是目前幼兒英語教育的主要目標。至於是否需要聘用外籍教師,不是重點,因為大部分的外籍教師沒有幼教背景,無法達到教室內幼教專業能力的高度要求。國家語言政策經常無法符合實際家長社會需求,尤其台灣是個島國,我們鼓勵年輕人要多走出去接觸世界,更需要會英語做為溝通的橋樑,畢竟多學會一種語言就多增加一份競爭力。


 

福美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自新加坡 1965 年獨立建國以來,雙語教育即成為主流教育體系的基石。所有新加坡學 生除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外,還必須修讀所屬族群的“母語"課程。新加坡推行以英語 為主、族群“母語"為輔的雙語教育政策是人民行動黨政府基於國家發展和族群團結所作 出的必然選擇。但是,經過 40 多年的推動後,英語不但已成為本地強勢主導工作語言、跨 族群語言、“國家語言",未來還可能取代族群“母語",成為新加坡學生第一習得語 言。

 

在講華語運動後期階段,新加坡出現了經過多年國民型雙語教育後的年輕一代,他們 的年齡多半在 35 歲以下,是獨立建國以後才出生的新加坡華人(Singapore-Born Chinese, 簡 稱 SBC),他們的華語能力較類似于華裔美國人 (American-Born Chinese, 簡稱 ABC),跟在 中國或臺灣等地單純在漢語環境中成長的華人差異極大。 如果將以往分別接受華校及英校教育的華人以黑白兩色作比喻,接受雙語教育後的年 輕一輩,現在的華語能力比以前的英校生強,英語比以前的華校生流利,然而整體的華英 雙語能力表現卻都不突出,這批介於中間地帶的雙語華人,我們可稱之為“灰色陰陽 人”。

 

在新加坡的華族社群裏,華族學生必須接受“英文為主,華文為輔"的雙語教育體 制,在基礎教育階段修讀十到十二年的華語課程。但相對于英語應用能力,華語在新加坡 的教育體系只是單科,教學時間有限,本地學生聽說能力還行,“讀寫能力" 卻不斷弱 化。 新加坡原本期望在雙語教育制度下,能培養華族學生成為華英雙語同等優異的雙語人 才,但從過去四十多年社會語言環境的變遷,教育當局已意識到雙語教育制度是有所局限 的。因此,新加坡政府曾三次進行大規模的華語教學改革,除了修訂更接近現實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同時為了栽培應付中國崛起後所需的大量華語人才,也在指定的特選中學開設 “雙文化課程"。

 

華語與英語的社會語言地位

 

新加坡各族群本身並不具有同質性的語言整體,例如馬來族內部有馬來語、爪哇語、 波亞語等;印度族內部有淡米爾語、馬拉亞裏語、旁遮普語、錫克語、孟加拉語等;華族 的情況更加複雜,除華語外,還有南方漢語方言: 俗稱福建話、潮州話、廣東話、客家 話、福州話、海南話等。因此,族群內還需要有一個共同語,扮演聯繫族群、傳播本族文 化的角色。在三大族群的個別共同語中,馬來語受認同的程度最高,淡米爾語因為在印度 族的語言威望並不高,以致受認同的程度最低。華語作為華族共同語,其地位的確立也經 歷漫長的演變過程。 在新加坡立國初期,華人多以祖籍漢語方言為主要家庭用語。後因華語被官方界定為 華族唯一的族群“母語”,加上“講華語運動” 的成功推行,如今漢語方言在新加坡已幾近滅 絕。

 

新加坡四大官方語言之一的英語,一直是本地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科技、行政 等公共領域的高階語言(high language)與主導語言(dominant language)。無論在私人企業或 者行政機構等正式情境,英語都被視為主導的行政語言與工作語言。 英語在新加坡具有最 高的經濟價值,人們要想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非掌握英語不可。因此,英語也被稱為成 功人士的語言。 除此之外,與其他三大種族族群“母語"相比,英語又是一種“中立性"的語言,並 為各族群所接受。因此,也自然成為跨族群的共同語。 英語迄今依然一枝獨秀成為官方的強勢語言(master language)並不是偶然的,其中既有 早期大英殖民帝國遺留的歷史背景,又有國家獨立後因現實發展和族群和諧共處的考量, 成為新加坡政府語言政策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