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
本週課程概要:
一、4月13日移地教學地點選擇:(感謝玉梅、福美、明釗)
(1)就諦學堂,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50號21樓。
(2)賽珍珠基金會,臺北市中山區長春路232號4樓。
(3)臺北市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
(4)望見書店,桃園市桃園區延平路17號2樓。
(5)燦爛時光書店,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
(6)南洋姐妹會,高雄市美濃區中正路二段761號。
(7)基隆市外籍移工諮詢服務中心。
(8)國際關懷印尼協會。
(9)One Forty,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台北創新中心CITI室。
(10)臺灣國際勞工協會,臺北市中山區德惠街3巷10號。
(11)臺灣新住民關懷協會,新北市中和區連城路134巷18號。
(12)光寶文教基金會,臺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92號。
(13)臺灣外籍勞動者發展協會,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2號7樓之13。
(14)勵馨基金會,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75號。
(15)善牧基金會,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2號。
二、人本基金會3月18日下午2點至4點師大教育大樓202國際會議室校外研討會:http://law.pccu.edu.tw/files/15-1098-64470,c2355-1.php?Lang=zh-tw
作業:請搜尋英語教育相關的論文一篇。
http://www.afl.ntust.edu.tw/files/writing_journal/82/173_45534a10.pdf 全球化下的臺灣英語教育
語言作為一種文化而存在(陳寬明)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dward B. Tylor)認為,文化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及作為社會成員所習得的能力和習慣;我國《易經》也有言,「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做為一個社會所擁有的共同記憶,除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外,更重要的是傳承的觀念。隨著時間的演進,初始外顯而易見的層面,如語言文字,最終都會走到人類深層的價值觀念當中,久住、定居。
但是隨著強勢族群的入侵,原先一地的文化往往都被侵略者破壞殆盡,歷史上不乏這種血腥殘暴的一筆。從西班牙征服者進入中南美洲,印加文明短時間內地從世界歷史上隱遁,一直到閩客族群跨過黑水溝,壓縮原住民發展空間,甚至是紐西蘭、澳洲雖然脫離殖民地地位,可是盛行二、三十年的「白澳政策」、「白紐政策」,文化霸權欺凌弱勢文化的現象似乎從未停歇。
同時,也有一群弱勢族群的新世代抬頭,他們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並且著手行動。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從「語言景觀」入門,以澳洲為例,澳洲原住民語在白人入侵時就開始衰亡,一直到「白澳政策」施行,更是幾近滅絕;直到1978年成立特種廣播服務電臺(SBS Radia),原住民語言的復興才稍稍有了起步。
語言景觀,依本校楊聰榮老師在《太平洋國家研究新論》一書中所言,是指:在公共場合可以看到人們使用原住民語言(public use of indigenous languages),路名、標題等愛用原住民語言。做為同一條途徑的實例,事實上不只澳洲,這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夏威夷、印度,甚至是臺灣。
夏威夷在成為美國領土前,是一個小王國,島上原住民多為玻里尼西亞人;然而在英美強權登陸之後,「屏蔽之地」火奴魯魯(Honolulu)一變而為檀香味十足的檀香山。南印度有「花園城市」、「美國矽谷」之稱的邦加羅爾(Bangalore),原名重新呈現過去卡納塔邦的風華──邦加魯魯(Bengaluru)。臺灣也搭上了這班列車,從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改名「凱達格蘭大道」,到原高雄縣三民鄉在縣市合併升格之後定名「那瑪夏」區,都是原住民語言的復興跡象。
雖然語言作為文化的一部份;然而在文化資產保存上,多半仍較為重視物質上的技藝、建築的硬體上肉眼看得見的。語言這塊似乎雖然有所起色;但是仍然是邊邊角角的一塊,雞籠仍舊是「基地昌隆」,而諸羅還在「嘉其忠義」。
(邱君庭 Sophie)
英語教育起步早,國中學生學得好? 以臺灣中學英語教師之觀點看英語向下延伸
http://nhuir.nhu.edu.tw/retrieve/27350/090NHU00665011-001.pdf
臺灣計分制技術移民政策之現況、問題與可行之對策
http://www.koko.url.tw/download/%E8%87%BA%E7%81%A3%E8%A8%88%E5%88%86%E5%88%B6%E6%8A%80%E8%A1%93%E7%A7%BB%E6%B0%91%E6%94%BF%E7%AD%96%E4%B9%8B%E7%8F%BE%E6%B3%81%E3%80%81%E5%95%8F%E9%A1%8C%E8%88%87%E5%8F%AF%E8%A1%8C%E4%B9%8B%E5%B0%8D%E7%AD%96.pdf
玉梅:英語教育的論文研究
新檔案 2018-03-22 14.04.36_20180323084915.pdf
新檔案 2018-03-22 14.04.36_20180323085005.pdf
新檔案 2018-03-22 14.04.36_20180323085054.pdf
新檔案 2018-03-22 14.04.36_20180323085115.pdf
新檔案 2018-03-22 14.04.36_20180323085435.pdf
新檔案 2018-03-22 14.04.36_20180323085509.pdf
閱讀《新加坡講華語運動研究》心得 by Ajoku
圖片來源:光華 Digital News |
1979年,在華裔總理李光耀的推動之下,政府發起『講華語運動』。講華語運動有三個目的,在教育層面,希望減低方言使用者學習上的障礙;在文化層面,希望透過華語提供文化載台,以「再族裔化」(re-ethnicized)抵抗西方文化對華人的「去文化化」(deculturalization)3;目的三為溝通層面,希望減低華人家庭對方言的依賴,鼓勵華人能養成用華語溝通的習慣。政府扮演著『講華語運動』推手的角色,透過大眾傳播媒體不斷推波助瀾,也賦予媒體權利。新加坡政府積極透過媒體傳達其立場,1982年民間的『新謠運動』更是華語文推廣重要的里程碑,他改變了新加坡流行音樂市場的結構,同時也是一種國家、族群、世代等身分認同與集體記憶的文化活動。
|
心得:1979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推動「講華語運動」,其運動影響力不僅只於新加坡,更改變了鄰國馬來西亞的語言生態,華語成為華人的共同語之後,棄講方言或方言能力衰退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即使馬來西亞內部仍有部份的人提倡鄉音運動,但面對強大的華語,要如何導正一般民眾對鄉音的重視,至今還是困難重重。
新謠記錄片:我們唱著的歌 The songs we sang
圖片來源:http://navalants.blogspot.tw/2015/12/songs-we-sang.html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